“港区内部所有集卡车的位置信息都能够被实时捕捉。”浙江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智慧展厅内,工作人员边说边指向屏幕,“我们还对集卡车进行了颜色区分广信配资,黄色的是普通常规内集卡,粉色的是外集卡。”据介绍,现在,梅山港区内的有人集卡车和无人集卡车能够在不做任何物理隔离的同一范围内安全行驶。
这样智能高效的物流运输靠的是港口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码头“双芯”大脑——“n-TOS+iECS”。“智慧化系统能够在识别船舶、集卡车、集装箱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整体协调把控,实现‘看得到、听得见、能指挥、可预判’的数字化调度。”工作人员解释说广信配资,系统还能够依据船舶的靠离泊时间、最大船时效率以及靠港作业相量,自动分配服务于它的起重设备,并对卸下集装箱进行定位追踪,以便后台业务管理人员实时的了解到码头现场的业务操作情况。
智慧,是梅山港区一个闪亮的标签。作为传统码头数智化改造升级样板工程,梅山港区已经成功发布“全球唯一单体超千万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成果,实现了一脑统领、一网覆盖、一链作业、一区示范的“四个一”智慧港口建设创新模式。
广信配资
依托5G+北斗高精定位+车路协同等全面感知,梅山港区编织了一张作业要素全连接的港口物联网;在保留原有线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安全可靠、稳定作业的自动化作业链;“法治、人治、智治”的数字化改革新机制,为智慧码头混行作业提供了有规可依、制度重塑的码头运营环境。据悉,2024年全年iECS系统累计调度船舶超431艘次,作业总量突破95万标箱,智能算法调度高于人工平均水平。
智慧高效的运行体系之外,梅山港区还以“制度+平台”激发创新动能,成立了绿色智慧码头联合创新研究院。目前研究院已合作开展16项课题研究,发布9项攻关课题成果。以源端清洁化、终端电气化、调控智慧化的“三化”建设,打造低碳码头示范工程。
“港区规划建设5台风力发电机,全面投用后年发电量达5600万度,预计节省用能费约520万元,减少碳排放2.2万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4台风机与屋顶光伏并网发电,储能设施同步建设完成,累计完成绿电发电量超2600万度广信配资,绿电消纳超1550万度。2024年单位集装箱碳排放量较2021年下降了24%。(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晓华 刘习 杨亚楠)
恒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